為搶抓生產節點工期,長沙市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一期工程沙河停車場項目現場施工正酣,迎著凜冽寒風,建設者卻有著萬丈豪情,使寒冷的冬日持續升溫。
2022年12月3日凌晨,咽喉區板面上正是一片如火如荼、干勁十足的施工景象。遠處機械佇立,天泵管道簌簌抖動,周圍銀黑色的鋼筋結構層層疊疊,線條勾勒出腳下的空間結構;工人們頭戴安全帽、身著棉衣、腳踏膠鞋緊張作業,混凝土泥漿雨瀑布飛瀉而下,蒸騰的白汽混合著砂石,飄逸出工程人熟悉的味道。
歷經45小時,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的順利澆筑,項目咽喉區最后一塊板面澆筑完成,腳下平整而堅硬的灰色水泥傳遞出工業風的樸實美感。本板面的順利澆筑完成,標志著項目“咽喉要道”的成功打通,更為后續鋪軌、板上建筑等二次結構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此次澆筑的#8板面積達2655平方米,現場蓋板澆筑作業的總方量在1800方以上,由于面積大、氣溫低、澆筑時間長,為保證施工質量,項目決定“化整為零,各個擊破”進行施工。項目部充分完善施工前準備,做好統籌謀劃,實行全面交底。為保證施工安全質量,項目技術團隊研討決定制定“分區分塊”的施工組織策略,根據現場伸縮縫、后澆帶位置,將#8板分區三塊進行澆筑。澆筑期間24小時輪班作業,落實領導帶班制,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各項問題。施工過程中,地泵、天泵組合作業,澆筑、振搗、找平、養護等各項工序有條不紊、搭接順利。澆筑完成后,配合混凝土養護覆蓋棉氈等低溫措施,確保頂板施工安全質量可控,最終圓滿完成完成施工任務。
據悉,項目咽喉區是連接列車停檢區與出入線軌行區過渡段的重要施工區域,全長360余米,采用框架結構體系,結構層高6.68米,架空板厚250mm;主體結構圓柱采用定制鋼模板,支撐體系采用滿堂式盤扣式支模架,總造價約1.7億元。由于項目咽喉區內鋼筋混凝土體量大、二次結構多且形式復雜,故存在較高的施工組織難度。為確保工期節點順利兌現,項目部克服重重困難,積極協調、推進現場各項技術方案的優化落地,確保分區流水施工搭接緊密,并嚴格落實日常巡查,努力做到施工籌劃科學精細、過程管控扎實有力,全力以赴推進工程進展,力保工程質量可靠。
目前,沙河停車場項目已進入到勞動競賽的中后期,項目參建管理人員圍繞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標要求,堅持奮戰在施工現場,搶時間、抓節點、保安全、穩質量,不懼嚴寒、大干正酣。吹響了工期快速推進的“沖鋒號”,為實現竣工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